二零六章:退敌,抚恤(1 / 2)

要想富先修路,这句话陈宪自然也是知道的,他还知道有句话,叫无农不稳,无商不富。

为政者整天将目光盯在农民身上,是榨不出多少油水的,要想增加税收,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工商业。

要发展商业,商品的流通是基础。

这对现代人来说,都是常识。

陈宪并不是什么经济学家,他也不知道促进商业的发展的那些高端办法,所以,只能从这些最基本的方面去做一些事情。

陈宪很早就开始打算,要在自己的控制境内,修建一条干道网,将自己统治区域的东西南北连接起来。

这样的道路网络,既能促进商品的流通,又有着极大的军事价值,可以加快他麾下士兵内线机动的速度。

主干道网建成后,陈宪还打算修建道路将自己麾下几处优良港口和内陆地区连接起来。

在这个时代,海运无疑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,将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连接起来之后,内陆城市也就能享受到一部分海运的便宜和便利。

经过两年努力,最重要的南北干道已经建成,东西干道也已经工程过半了。

有了南北干道,杨妙真的内线机动就变得非常迅速。

很快,杨妙真带着一万马步军,三四千骑兵,追上了木华黎率领的蒙古骑兵,她也不和对方接触,只是远远的吊着,如果对方来攻,她就让马步军下马布方阵对抗,骑兵含而不发。

无论木华黎出什么花招,她都绝不去追击对方,只是远远的吊着对方。

就这样,木华黎在陈宪领地内游荡了大半个月,竟然连粮草都找不到一颗,只能退去。

从陈宪境内退去之后,木华黎返回北线大营,护着汉军步卒,缓缓撤离。

退兵之后,木华黎竟将大帐移驻到原本的金国中都,也就是后世的北京城里。

经过蒙古人的劫掠和焚毁,这座原本繁华的都市,此时已经成了一片废墟。

木华黎命令手下的汉军统领征调来民夫,重新修缮了北京城,然后他将这座城市变成了自己的大本营。

之所以要将大本营安扎在这个地方,是因为木华黎已经想明白,只依靠自己的力量,肯定是消灭不了陈宪。

大汗西征带走了大多数军队,留给木华黎的只有不到三万骑兵,仅仅依靠着三万骑兵,不但消灭不了陈宪,甚至都无法做到压制他的扩张。

要想对抗陈宪,他只能借势。

而此时能够给木华黎借势的,也就只有这些投奔他的汉人地主豪强。

这些汉人豪强,分开来看,每一个都不强,但如果把他们组织起来,那就是一股非常庞大的力量。

但现在,这力量虽然庞大,但却不够强大。

经过和手下一番讨论,木华黎和他他和手下的蒙古将军们一致认为,要打败或者说遏制陈宪,必须从三个方面去加强汉人豪强的力量。

首先,必须加强汉人豪强手中的骑兵力量,经过观察,木华黎发现,只有骑兵才能对陈宪手中的大炮造成威胁,虽然汉军部队的骑兵最终冲击炮阵失败,一是因为他们的骑兵太少,二是因为他们的攻击方向有误,他们不应该从正面冲击,而应该从侧面冲击,哪怕侧面有骑兵守护,也比直接从正面冲击炮阵强。

只要骑兵能够冲破对方的炮阵,那么汉军庞大的人数优势才能显现出来。

其次,要让汉军步兵能有对抗陈宪的能力,就必须让他们学习陈宪的军队,给他们大量配备火枪。

但如此加强汉军,最后必将尾大不掉,所以木华黎为了压制汉军,又决定不给汉军配备大炮,不但不配备,现在有的也必须没收,还要将汉军中所有的铸炮工匠抽调出来,不能让汉军掌握铸炮能力。

木华黎准备将这些铸炮师集中起来,放在北京城中